《咬文嚼字》教学案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2 7:57: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90字。
斟酌文字   锤炼感情               
                             ——《咬文嚼字》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1、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凭其深厚的人文素养、严谨求实的学者风范和纤细的文字敏感,选用一些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比较分析,得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是在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在调整思想和感情”的论断,将在阅读与写作中对文字应有严谨求实的精神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
2、朱光潜先生在文中有两点质疑,一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改得并不很妥。二他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思考,其中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3、《咬文嚼字》是高一语文第一册议论文单元的一篇扩展阅读课文,从具体到抽象,又到具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从议论文写作角度讲,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与接受。换一种角度,从文字推敲角度学本文,或许更有意义。
【案例题旨】
1、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有关资料,有所积累,有所思考。
2、引导学生品味课内外诗文有关用字佳话实例,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揣摩分析课外写作语言,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严谨的语文学习习惯。
【案例设计】
   阅读教学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本文的教学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围绕我校“主体——发展性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的指导思想,具体要求:
1、学生课前预习课文,针对课文内容学生查阅资料,教师推荐 “中国语言文字周报”、“咬文嚼字”等报刊以及有关古典诗歌鉴赏的书籍。
2、学生在查资料过程中,做好摘录与点评,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3、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产生共鸣,学生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独立思考;
4、学生在写作练笔中,仔细推敲并修改润色,形成对文字独特的感悟能力,不断推陈出新。
【案例实录】
一、导入:
1、请同学们猜个谜语: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
2、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由不得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就出于此。对这个成语的解释,在《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现代汉语大词典》中云:“过度地斟酌字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