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28 12:40: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540字。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古代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⑵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选择对诗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很好地烘托了送别这一主题。
  B.“北风卷地白草折”将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状写风势之猛,暗示环境的空旷、荒芜。
  C.“愁”字既写当时天气状况,又为后文离别分手做了暗示,隐约透露诗人的担忧。
  D.“归客”指即将回京的武判官。“胡琴琵琶与羌笛”让人联想到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及送别的愉悦心情。
  2.请你从三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处分析妙处。
  【答案】
  1.D
  2.从不同角度鉴赏,言之有理即可
  我选⑴,这两句以南方梨花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颇有浪漫色彩。
  我选⑵,这两句诗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飘雪的冬天里红白映衬的景象,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或:“掣”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塞外天气的恶劣。红旗在寒风中毫不动摇、象征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英武气概。
  我选⑶,这两句借景言情,耐人寻味。表现诗人对朋友的离去依依不舍、担忧惆怅的心情。
  【解析】
  1.D“送别的愉悦心情”错误,送别一般心情不可能是愉悦的。
  2.开放性试题,从三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处分析妙处即可。如,“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红旗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赏析“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中色彩描写的作用。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燕脂”、“夜紫”既烘托了战地的悲壮场面,又暗示了战事的惨烈。(或:暗示战事的惨烈,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地位,为下句写友军支援做铺垫。意对即可)
  2.表现了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尽忠报国的决心。
  【解析】
  1.此题考查了诗歌的色彩美,作答时要结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