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1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7 13:37:1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000字。
第二十三课《登泰山记》
湖南常德市一中  邓传辉
教学目标
1、  掌握“阴”“始”“望”“坐”“视”等文言词语的含义。
2、  掌握通假及词类活用。
3、  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4、  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扩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2、  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资料下载
1.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2.方苞(1668~174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以此为宗旨,文章写得雅洁精练,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3.刘大櫆(1698~177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4.姚鼐(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偲,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櫆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 “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登泰山记》,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5.明清八大家
古文,又称古文辞。古文辞之名,早见于韩愈文集,故“桐城派”姚鼐所编古文选,名为《古文辞类纂》。古文辞,是区别于六朝以来的骈偶文章而言的,而韵文中的辞赋,姚选也列为一类,以区别于唐宋时代和以后应试用的非古式的律赋。姚选本不选录律赋。 
    姚鼐选本,所包罗的家数极多,作家的时代,上及先秦,下迄清代桐城派的刘大木魁。属于唐宋的,则以所谓“唐宋八大家”为主体,入选的文章特别多。 
    “唐宋八大家”之称,最早出现的,为明后期的“唐宋派”古文家茅坤所编《唐宋八大家文钞》,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而据《四库全书总目》所云:“明初朱右已采录韩、柳、欧阳、曾、王、三苏之作为《八先生文集》,实远在坤前。”继“唐宋八大家”之后,又有所谓“金元明八大家”之目,清人李祖陶编有《金元明八大家文选》五十三卷,其书仅有原木刻本,流行不广。现在苏州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