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材解读之诚信篇
- 资源简介:
约19850字。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材解读之诚信篇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为人之道、立身之本。它强调做人要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
理论阐释
一、“诚”与“信”的辩证法
从中国传统思想渊源看,“诚”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教化和价值取向等非正式制度环境中形成,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内在修养的要求,即“内诚于心”。“信”同样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字形分析,“信”从“人”从“言”,在儒家学说中,“信”是“仁、义、礼、智、信”伦理“五常”的重要内容。孔子曾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丧失了做人最起码的资格,是不能在社会中立足的。孟子也认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将“信”作为朋友交往的重要原则。
“信”的含义一般分为两种:其一,“信”为真实;其二,“信”为不欺诈、不虚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的含义主要是指在市场行为中的信用、信誉和社会交往中的恪守承诺。可见,“信”强调的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和普遍要求,即“外信于人”。由“诚”和“信”的不同内涵和表现可知,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诚”是内因,“信”是外因,同时,“诚”与“信”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当“诚”发展到一定程度、扩展到一定范围,“信”便会成为更多社会民众的共同操守,从而进一步促进更高层级、更大范围“诚”的出现,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内涵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作为指导当下社会主义文化道德体系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所包含的“诚信”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诚信思想并不完全相同。前者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者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前者以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现代人际关系为主,后者以协调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人际关系为主。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思想必然要更新换代,从传统诚信思想中汲取“营养”,形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内涵。
首先,诚实劳动是诚信思想的实践基础。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想真正走向富强,必须依靠诚实劳动,因为诚实劳动是整个社会诚信思想的坚实基础。
其次,恪守承诺是诚信思想的价值依据。重诺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执政者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标准,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让社会诚信的价值标尺真正在人民群众的思想深处树立起来。
最后,诚恳待人是诚信思想的哲学意蕴。从个体的道德建设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