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择性必修下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3/22 17:41: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570字。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文句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运用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会作者对自然万物不事喧哗、静默、守恒和执着朴实的生命价值意义的抒写,珍爱自然,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怎样通过“草木之间”这种平凡的自然,去怀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
  2,领悟文章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也即具体的“介质”)
  三、教学课时数
  2课时。这是一篇散文。冯至作为写内心世界和自然风景的“最伟大的抒情诗人”,这篇文章也充满了诗性的风采,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充满哲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故安排2课时为佳。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习:了解冯至及其文学创作特征
  预设目的:让学生对冯至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生命体有一个整体感知。这一设计涵盖了“共性知识”——作者介绍(掌握文学常识:知人论世),但指向性更明确,且隐含归纳思维的训练。(给予学生的资料:《冯与里尔克》、冯至的诗歌《有加利树》《鼠曲草》)
  (二)课堂教学过程
  1,速读全文,解决两个小问题:
  ①说说作者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结合文本,找出一句具体话语。
  预设目的:将关键句作为本文理解的钥匙。化难为易: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第四自然段中“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一句。
  ②课文的1—3小节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预设目的:回顾前文,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气、文脉、文意,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深入理解冯至的行文之美。
  2,精读文段(5—10)。说说作者具体通过哪些介质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
  预设目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对文中意象的解读(具体的介质)。①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寻作者的心灵密码,通过触摸具体的语言文字,接近作者的心灵;②溪水(水源)、鼠曲草、菌子、有加利树、风夜中的嗥声、消失了的鹿群,都是作者借以怀想消逝了的山村的具体介质,在对每一个意象的解读中,引导学生对自然的纯洁、坚强、美好、崇高、威严、温情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的感恩和敬畏。从而整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