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7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5/29 20:15: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3900字。
蒙自楚湘实验高级中学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班级      姓名        
第一卷(72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2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森柿 1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2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 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注释: 1柿:fèi,木片。2傎:同“癫”,疯。 
1、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9分)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
2、  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  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C.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  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3-4题
前秦苻融,为冀州牧。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盖辨诬之术,唯博闻、深察,不可欺惑,乃能精焉。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3、解释下列加点(6分)
为冀州牧(     )   路人为逐擒之(      )
4、苻融认为跑在后面的是贼的依据是                    
(用原文回答)(3分)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5-6题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①。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②,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注]①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  ②玉人:琢玉的工匠。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①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      )
②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