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同步练习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4/5 21:06: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620字。

  劝学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áo)      参省乎己(xǐng)
  【答案】B
  【解析】A项,“楫”应读为jí;
  C项,“镂”应读作lòu,“驽”应读作nú;
  D项,“锲”应读作 qiè。
  故选B。
  2.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国也
  ④屈原至于江滨          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②④⑥
  【答案】D
  【解析】①于,介词,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并介绍出比较的对象;
  ②④⑤⑥介绍动作行为发出的时间、处所时,可译为“在”“到”“从”等。
  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对、对于。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说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B.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C.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D.《劝学》的比喻,灵活多变。有的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下列句子与“輮以为轮”句式相同的一项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与呼张良与具去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
  (1)青,取之于蓝,     ;冰,水为之,        。
  (2)假舆马者,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
  (4)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