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60个字。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海姆佗(tuó) 猖獗(jué) 胡髭(zī) 攀谈(pān)
魔法(mó) 瞅着(chǒu) 愚蠢(chǔn) 同僚(liáo)
二、形似字正音组词
三、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
四、词语积累
答词:表示谢意或回答时所说的话。
基金会:为兴办、维持或发展某种事业而储备资金或专门拨款的组织。
景慕:景仰。
胡髭:嘴边上的胡子。
攀谈:拉扯闲谈。
趁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同僚:旧时称同在一个官署任职的官吏。
五、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公刘(1927~ ),原名刘仁勇,刘耿直。江西南昌人。1939年他写了第一首诗。1946年正式使用公刘的笔名,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诗歌,抨击国民党反动政权。解放后出版诗集、小说集、剧本等多种。现任中国作协理事、安徽文学院院长等职,当代诗人。
2.作品简介
这篇演说巧借有关海姆佗市的一则民间故事,通过虚构和花衣吹笛人攀谈的情节,指出了联邦德国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表达了对海姆佗市市长及其同僚以及对德国人民真诚的赞美之情。
六、写作背景介绍
1987年4月,公刘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联邦德国,这篇演讲就是他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七、文章结构
这篇讲演除称呼外,可分为三个部分。
称呼得体、全面:“市长”、“理事”前加“尊敬的”,后面又加上“先生”,很有礼貌;“女士们,先生们”,将到场的人包罗无余。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中国作家代表团由于景慕海姆佗市而提前到达。
开头独句成段。“景慕……大名”,“早就……熟悉”,表示心向往之,由来已久;“提前……到达”,心情迫切,溢于言表。“德国民间故事”,为下文埋下伏笔。“大名”、“贵市”等都是恰当的礼貌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