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春江花月夜》
【学习要点提示】
⒈了解本诗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⒉分析本诗的层次与外在线索。弄清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⒊ 领会本诗比喻、拟人、双关、暗示等手法的运用。
【作品背景介绍】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其曲调《晋书·乐志》认为创自陈后主:“《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所作。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沿循了前人写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却使读者看到了明月笼罩下的江水花林的自然景色,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内容较以前作者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
【层次结构分析】
全诗从月出写起到月落结束,四句一韵,共九韵(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①~②):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分两层:
①为前四句,写月共潮生、光照万里的景色。写春江潮涨、海月初生。春江随海潮而潮,海月随潮入江。
②为后四句,写月照花林景色。写江月景色,由江到花,由花又回到月。皎洁的月光下,江边长满了鲜花,极力渲染一种良辰美景。
极写春江花月之美,是写景,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③~④):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抒写诗人心中对人生的迷惘与感叹。
③写对江月和人生起源的探索。蓝天无云,皓月当空,很自然地引起诗人对宇宙和人生奥秘的遐想追溯。
④以人生的变幻无穷和江月、宇宙的永恒书法感叹。江月长存,人生短暂,由疑问转为感叹,很自然地向离人思妇主题过渡。
第三部分(⑤~⑨)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分为三层:
第一层(⑤)总写游子思妇两地相思之苦。
写白云远去,青枫生愁,象征着离人的分别。扁舟子和楼上妇相对照,显出两地相思。
第二层(⑥⑦)写高楼思妇难以排解的相思之情。
⑥写闺中女子睹月思人。⑦写闺中女子的奇想,然而天长海阔,音信难通。
第三层(⑧⑨),抒发江湖游子辗转反侧的思归之情。
⑧写女子相思成梦,花落春残,面对丈夫的不归,更增添了一翻伤春之情。
⑨以离情落月作结,诗中人的感情也渐趋黯淡,和着落月余辉,挂满江树,情思不尽,余音袅袅。
在结构上,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人生思索、思妇游子为基本着眼点,以月亮升起到月亮坠落的过程为全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