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15
- 资源简介:
约3760字。
《说和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基于不同目的的反复朗读,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感悟闻一多先生的高尚人格;
2. 通过“读品交融”活动,抓住细节品析,体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所彰显的仁人志士之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2.品析关键语句,体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所彰显的仁人志士之精神。
教学方法
品读法、读说交融法
教学思路
大致上分为四个教学板块:
一读,感知人物 二品,感悟精神
三说,体会技法 四悟,走进文心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
多媒体播放科教频道《人物》栏目之《闻一多被枪杀》,并给学生展示《最后一次演讲》的片段内容。
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是谁被枪杀?闻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情感会有什么变化?(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一读,感知人物
1、读背景之音
a.出示《最后的演讲》之片段: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闻一多先生明知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他还是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大骂特务,这就是一个卓越学者的大无畏精神!让我们一起读课文最后两段:
b.出示课文最后两段内容,让学生齐读: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他说做合一,言行一致,正像他的诗作《红烛》所崇尚的精神一样,他向往光明!
此时,插入背景资料链接: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