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8/15 20:20: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40字。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教学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我们的生活启示。
  2.把握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积极构建个体的精神空间。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精神内涵。
  2.难点:学习本文多方设喻的写作方法,把握每一间小屋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引导,读:(出示课件1、2)
  情感、事业、自身是密不可分的。爱恨之情,是精神的原动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不都是在爱国情感的驱使下完成宏图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吗?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为了真理而献出生命的布鲁诺,不都开辟了自己的精神圣地,让自己的精神小屋金光闪闪而彪炳千古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毕淑敏一起走进精神的三间小屋,看一看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打造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
  10*  精神的三间小屋 (出示课件3)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本文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了解这课的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教师指正:(出示课件5)
  毕淑敏,1952年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地区部队任卫生员、军医。从医20多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本课背景的课件,讲解本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6)
  本文选自《毕淑敏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有改动。我们常把人的心灵比喻为天空、大海,以形容它的广阔。这篇文章选择的比喻则更贴近日常生活经验:一般家庭,住上三居室,就算小康了,这里指的是身体运动的空间。那我们心灵活动的空间,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在精神上,我们是否也需要有三间小屋,可以盛得下情感、事业和我们自身呢?文章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3)文体知识
  预设:(出示课件7)
  议论性散文
  本文是议论文单元的最后一课,但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就是既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它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以议论、记叙、抒情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某个观点的文章。它的特点是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意蕴深广。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情感的熏陶。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8、9)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