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4970字。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的作者和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检查阅读情况,交流阅读心得。
3.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进行精彩描写的朗读和点评交流。
2.学生学会圈点勾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出读感受人物形象,激起对祥子悲惨命运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赏读精彩片段
2、探讨祥子的悲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直接导入
1.图片导入,引发关注
以黄包车图片引发学生对旧北京人力车夫的关注兴趣。简介黄包车人力车夫。
2.出示书籍,设置悬念。
书名叫《骆驼祥子》,主人公叫祥子,可是,书的名字为什么还用“骆驼”二字呢?祥子与骆驼剪影放在一起有什么含义?
二、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有《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老舍先生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务,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故事来源:
朋友谈起一个洋车夫,说起他的三起三落,最终受穷;又谈起另一个洋车夫,曾被军阀乱兵捉走,趁军队转移时偷偷牵回三匹骆驼。洋车夫的故事:他生于贫苦家庭,长于贫民大院,经历底层市民的一切苦难。他的哥哥和表哥就当过洋车夫。“积了十几年对洋车夫的生活的观察,我才写出《骆驼祥子》。”
----《三年写作自述》
三、内容梳理,三起三落始: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梦想开始。
一起: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一辆自己的新车。
一落:祥子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二起:祥子卖掉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祥子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三起:结婚之后,虎妞低价为祥子买了一辆旧车。
三落: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车安葬虎妞。
终:祥子堕落,梦醒破灭。
四、细读文本,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根据文本内容,谈一谈祥子在“三起三落”的经历中,他的性格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方法----圈点、批注、摘录重点词句段,来分析祥子前后的变化,读出主人公不同时期的特点。
1、出示: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他对自己起下了誓,一年半的工夫,他——祥子——非打成自己的车不可!是现打的,不要旧车见过新的。(师作圈点批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以教给学生作圈点批注。)
2、出示:车子被大兵抢走后片段现在,他不大管这个了,他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不管买卖的苦甜,不管是和谁抢生意;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 论他个人,他不该这样拼命。逃回城里之后,他并没等病好利落就把车拉起来,虽然一点不服软,可是他时常觉出疲乏。疲乏,他可不敢休息,他总以为多跑出几身汗来就会减去酸懒的。祥子没说什么,等高妈走了,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