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达标测试卷1
- 资源简介:
约7180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运用(30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班级准备开展“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小语徜徉在经典诗文的长廊中,获得了很多感悟。请你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故乡,挥不去的眷恋:马致远的曲中有(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的愁苦;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将思乡之情表达得很直白:(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回到家乡后与亲人团聚,共话今宵的诗句:(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心难忘,始终坚守:曹操登山观海,放声高歌(4)“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
读经典,悟人生智慧:做人当坚守正义,切不可用不义的手段获取富贵,正如孔子所说(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文针对文学经典阅读做了如下发言,请阅读语段,完成任务。(7分)
tǎng ruò( )我们回眸走过的人生历程,有一种阅读是令人难以忘怀的。它A.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你,qián yí mò huà( )地影响着你,切不可与浅薄的碎片化阅读B.混为一谈。它就是文学经典阅读。阅读那些深刻地描写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且具有 zhèn hàn( )灵魂的伟大力量的作品,需要带着一颗chéng chè( )的内心,秉持C.刨根究底的精神,熟读,精思。唯有如此,我们D.不毛之地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生机勃勃。
(1)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tǎng ruò( ) qián yí mò huà( )
zhèn hàn( ) chéng chè( )
(2) 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影随形 B.混为一谈 C.刨根究底 D.不毛之地
3.班级提议创立文学班刊,关于这一提议,同学们反应不一,下面是某位同学的观点及理由,其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某同学:A.我认为创立文学班刊很有必要。首先,文学与我们关系密切,B.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够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其次,C.创立文学班刊不仅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而且能方便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D.在我们的合理安排下,文学班刊一定能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4.(1) “调查名著阅读情况”是本次活动的内容之一。下面表格是对班级40名同学必读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关于班级名著阅读情况,你从表中得到了什么结论?(20字以内)(2分)
阅读情况名著 没读 只读序言 读了部分 重点选读 专题探究 精读与跳读
《朝花夕拾》 8人 3人 10 6 6 7
《西游记》 2人 1人 18 4 8 7
(2) 下列备选对联中,请选出最合适的下联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语。你的选项是( )(2分)
上联:胸藏文墨怀若谷 下联 ______
A.书海扬帆破千浪 B.腹有诗书气自华 C.手不释卷闻书香 D.书到用时方恨少
5.【名著综合】活动策划小组准备了“名著回头看”环节,请根据要求完成表格。(6分)
阅读方法 方法摘要 阅读任务
跳读回顾 阅读时,为求更高的效率,有意忽略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章节。 (1)想要感受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相信科学,反对封建的思想,可以暂时跳过的一项是( )(2分)
A.《二十四孝图》 B.《五猖会》
C.《狗??猫??鼠》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精读思考 深入地阅读,对作品的精彩内容、缜密结构、独特写法、精妙语言和深刻思想等,能有细腻的感受、独到的见解和广泛的思考。 阅读《西游记》时,你深入阅读了《三调芭蕉扇》的精彩片段,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选读探究 读完一本书后,寻找一个关注点反复阅读进行探究,能使思想更加深邃。 摘录一:那呆子捆在地下,气呼呼的道:“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儿了帐,马温断根!”
孙行者在油锅底上,听得那呆子乱骂,忍不住现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锅底道:“馕糟的夯货!你骂那个哩!”唐僧见了道:“徒弟,唬杀我也!”(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