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50字)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洪浩平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残疾后对生命产生的新理解、新感悟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教学步骤】
准备:课前预习,自读课文,画出打动了你心的句子。
一、导入
人在一生中所经历过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有不同,人在生活中所遇见的事物也可以不一样,唯有一件事情是每个人都将面对并且最终也逃脱不了的——那就是死亡。你思考过生?思考过死吗?(学生沉默)是的,在我们快乐、幸福的时候,我们从来都把生与死的问题抛在脑后,不会去想起。但是当我们觉得痛苦,受着疾病的苦痛或精神的折磨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会想到死,觉得很痛苦很痛苦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想“死了算了”,是这样吧?(学习本文,我觉得必须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体悟,去感受作者的感受)
有一个男孩子,原本非常健壮也非常健康,可惜在他21岁的时候却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被命运击昏了头”,从此,他颓废、痛苦、脾气暴躁,甚至经常想着自杀,大家能够理解他吗?(同学们点点头表示理解)
不过,他最终走出了自杀的阴影,回答了“为什么生?”“怎样活?”的问题(同学们吁出了一口气),用自己的经历和自己对生命的困惑、理解和感悟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他就是残疾作家史铁生。他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整整花了十五年的时间,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长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我与地坛》,去探寻史铁生的心路历程。
打出幻灯片一:作者瘫痪后,在十五年漫长岁月里,由“失魂落魄”到小说或奖,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他走出颓废凭借的是地坛,地坛有什么凭借的价值?
请同学们带着幻灯[片上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第一部分,理清其行文思路。
二、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找出文中把我和地坛联系起来的句子
学生自读课文后,与同桌合作完成:
①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段2)
②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段3)
③……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段5)
④……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段7)
(二)抓住上面找到的这几句话,逐一思考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⑵“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准备好的一切”是指什么?
⑶这“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在这一个世界里作者获得了什么?
⑷“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我常常要到园子里去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都说第一个问题很难回答,那就暂时把第一个问题搁置,先解决后面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