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同步习题
- 资源简介:
约5250字。
第一单元
一、基础积累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摈弃( ) 遒劲( ) 蜡炬( ) 百舸( )争流
B.忸怩( ) 铆钉( ) 慰藉( ) 峥嵘( )岁月
C.寥廓( ) 脊髓( ) 包扎( ) 虫咬鼠啮( )
D.掂量( ) 间歇( ) 辟谣( ) 磕磕绊绊( )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是醒来,抑或是睡去,你对死的理解一定比我们凡人梦想到的更加真切……
B.没有赶上他,但双脚涨痛得像火烧似的。
C.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牒瓜果月饼。
D.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祥。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
B.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
C.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
D.香雪的小木盒呢,因为那是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的呢。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莱,法国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B.《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没有多大关系。“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D.闻一多提出诗歌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5.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C.《立在地球边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6.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