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及范文27(4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成器”和“不器”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承前人,谱新篇”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得与失”.docx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成器”和“不器”导写及范文
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器,就是器物。器物,往往都是有具体用处的。《易经》中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意思是说,圣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生产各种财物,用于各个方面,制成各种器具,使天下都能受益。我们经常说某人“不成器”,意思就是说这人没有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成器”就是成为一个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利益的人。而《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对于家国天下来说,君子不应该像器皿一样,只有特定专用的功能,从而被“器”的壁垒所束缚。
“成器”和“不器”,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
材料的中心词是“器”,通过“器”的解读,分析与之紧密相关的“器物”,然后引用《易经》和《论语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承前人,谱新篇”导写及范文
【模拟考题】
材料一:亚历山大大帝未即位时,每当听到其父王在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已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材料二: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有人说,有唐诗做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这两则材料引起了你什么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思路引擎】
这是由两则关联型材料组成的任务型作文,两则材料互为补充,指向一致,要求考生审题时将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关联起来解读,从中筛选写作主题。本文的写作任务指令相对简单,主要是材料指令,要求考生先提炼材料关键词,如第一则材料“打胜仗”“忧心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城市证明了人类具有恢宏的想象力,证实了人类具有以最深远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有人却认为,乡村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头,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人类对乡村拥有特殊的感情。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审题
本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是关于“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论述,其题意在于引导我们沿着材料提供的思路深入思考。材料提供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赞美认城市文化,另一种观点赞美乡村文化。题目给定了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使话题具有一定的可辩性,即围绕“城市文
……
202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得与失”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人”字会更好。那样就是“失之,得之”,这样才符合天道。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从楚王、孔子和老子三者比较,可以得出立意:一个人的眼光、胸怀决定了看问题的高度与境界。
从楚王的角度立意:他没有因丢失了心爱的弓而沮丧,“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保持了一个君王应有的洒脱和风度。据此可以得出:得失之间,调整心态,彰显修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出豁达潇洒。
从孔子的角度立意:作为一个思想家,“人失之,人得之”,就显得胸怀更大。可以得出人要有兼怀天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