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八股》导学案5
- 资源简介:
约4450字。
反对党八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批判错误中充分阐述正面主张的说理方法;破立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2.学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
3.认识党八股对革命工作的危害和反对党八股,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风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学习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2.难点: 批判错误中充分阐述正面主张的说理方法。
【课堂预习案】
背景简介:《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2.8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演。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讲演和《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是整风运动的基本著作,是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文献。
这篇文章着重谈的是关于改进“文风”的问题。它深刻地论述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阐明了反对党八股的重要意义,并具体指出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及其危害性,最后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文风的要求,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毛泽东同志发表这篇文章后的第三天,即1942.2.11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宣布党八股的死刑》的文章,本文节选的是《反对党八股》中9─18 节。
解题:“八股”,即八股文,也称“八比”,原为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规定的一种应试文体。它要求应考人读一定的书,学一定的注疏(主要是朱熹的注),按规定规格写文章,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来股八部分构成,其中四股各要求有两股文字相对偶。这种八股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僵化的,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那时,统治阶级及其帮闲者的文章和教育,也都是这种八股式的。五四运动的一个巨大功劳就是打倒了老八股,但不久,一部分资产阶级文人盲目崇洋,兜售西方教条,鲁迅先生把那些洋教条、程式化了的表现形式称为“洋八股”。党八股指革命队伍中某些人所写的文章,这种文章对于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如同“八股文”,所以称之为党八股。党八股的八股味道同洋八股一样。毛泽东同志指出: “我们党内的一些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则发展这种洋八股、洋教条,成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这些东西。”“党八股是对于五四运动的一个反动”,“党八股是藏垢纳污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东西阻碍革命前进,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因此,必须摧毁澄清。
一、读准字音
瘪三 蹩脚 接洽 暴露 幼稚 檄文 子丑寅卯
二、写对字形
làn( )用 ( ) 醉如泥 bié ( )脚 bi è ( )别扭
xi( )文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接洽•接触
“接洽”指跟人商量彼此有关的事务,以求得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