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设计2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3/9 20:35: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40字。

  完成生命的救赎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一、 能力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感受文中动词的力量;
  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文章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体会作者在思考生命中体现出来的辩证思维;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悟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探究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二、 重难点
  1.赏析文章景物描写,感悟地坛给予史铁生的启示及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探究母亲形象;体会母亲对作者的人生影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人生的黄金时代,一场猝不及防的疾病,将他的人生割开了一道裂缝。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要经历多少个黑夜的挣扎才能继续活着,一个人又要有何等的心胸和化解悲痛的力量才能从失去意义的人生荒原中走出来。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孕育出最健全而丰满的思想,走出了生命的困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与地坛》,一起来见证他用思想站起来的过程,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二)“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地坛之于“我”
  学习活动一:思考讨论地坛对“我”的精神启迪
  1.地坛启示了“我”什么?
  筛选信息(第6、7段):
  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理解:作者思考了生和死的问题,而生死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是自然法则,大可坦然面对。但怎么活,还需要在地坛中长久地思考。
  2.地坛为什么能够启示“我”?
  提示:对于作者而言,地坛是        。
  (赏析1—5段“我”与地坛相似的命运,重点赏析第3段动词的特殊用法)
  理解:地坛形体发生改变——作者身体遭受残疾;地坛被人们遗忘——作者被社会遗弃;相似的命运让史铁生找到情感的共鸣、精神的栖息地。
  3.地坛是怎样启示“我”的?
  筛选信息(第3、5、7段的景物描写):
  第3段: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由坦荡。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理解:颓圮中蕴含着的永恒的生机。
  第5段: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