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43
- 资源简介:
约2950字。
《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赏析词作中蕴含的情感,深入领会词作遣词造句、传情达意之妙。(教学重点)
2.在诵读、考证和论争中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在细微处咀嚼品味。(教学重点)
3.通过群文阅读和比较赏析,探究乱世中李清照的“至美、至情、至真”。(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铺垫“愁绪”
轻拂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被词评家誉为“写愁第一高手”李清照的情感世界,走进《声声慢》,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二、抓住“情语”,因境“入愁”
(一)吟咏词作:自由朗诵,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感受深情。
(二)对比感知
呼唤!呼唤!等待!等待!梦!梦!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法国诗人克洛岱对李清照《声声慢》的翻译《绝望》
提问:两首词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何不同?
——《绝望》直接抒情:直白、声嘶力竭
《声声慢》直接+间接(景物、人事):意蕴丰富、余韵悠长
(三)抓住情语
(其实有人认为《绝望》是《声声慢》众多译作里最好的一首,它准确地表现了李清照内心绝望的愁绪。)
1. 《声声慢》中哪句话直接点明了“绝望”这种情感?
——怎一个愁字了得?
2. 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此14个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
3. 七组叠字怎样抒写愁情的?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凄凄惨惨戚戚:感受(凄苦无告)
4. 这种叠词的连用,是李清照在艺术上的大胆开拓,更是千古创格,请试作赏析其妙处。
①渲染了悲凉氛围,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加深意境】
②加强了语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愁苦的心情;【增强感情】
③增强了词的音韵效果,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增强音韵美】
(《词苑丛谈》评: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三、分析意象,探究“抒愁”
1. 除直抒胸臆外,本词还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
——借景抒情:淡酒、秋风、过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