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及范文29(4份)
- 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万物皆有惯性”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补精神之钙,做时代青年”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高远、深远、平远”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人与自然和谐相生”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补精神之钙,做时代青年”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
灵魂是身体的主宰,只有铸牢思想之魂,才有精神之成长。而精神之成长犹如身体一样,需要“钙”的补充。这就是《大学》所谓的“富润屋,德润身”。在 6 月17 日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参考立意】
1、莫让精神成长缺失“钙”
2、补精神之钙,做时代青年
3、固人生之本,补精神之钙
4、补钙铸魂,练就丹心
5、精神补钙,贤德润身
6、固本培元,补钙铸魂
7、为精神补钙,为思想铸魂
8、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
【优秀范文】
1.补足精神之钙 筑牢思想之魂
正所谓:富润屋,德润身。精神之成长与思想之升华亦是如此。吾辈青年更需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在人生道路上方可乘风起航,勇往无前。
求精神之“钙”,须以理想信念为根基,方得九层之台。参
……
2023年合肥市高三一模作文“高远、深远、平远”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窥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①一山一世界,三远三视角。以上材料中,郭熙提醒山水画的创作者要从高远、深远、平远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山的形色意态,结合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来描绘自然景物。②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这是2022-2023学年合肥一模作文题。第一段引用了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山水画理论专著《林泉高致》中的“三远法”。
"三远法”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指的是在一幅画中,可以用不同的透视角度,表现景物的"高远"、"深远"、"平远"。
为了更好地分析题目,将第二段划分为①②两
……
2023届江苏省常州教育学会高三下期期初检测作文“人与自然和谐相生”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城市公园、广场中常见的大面积人工草坪,整齐美观,四季常青,令人赏心悦目。为了维护它,需要园林工人定期剔除杂草,每隔一段时间还要打杀虫药。这样的草坪是不会有任何动物驻足的。当园艺师尝试在其间播种一定比例的其他花卉植物后,病害减少了,不容易蔓延,甚至不用打药,许多鸟雀来停栖了。当然,到了秋天草坪会黄得早一些,但自然界一定是有一年四时变化的。
以上现象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一块草坪引发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草坪最初“整齐美观,四季常青”是因为人工干预,园林工人要定时剔除杂草、打杀虫药。结果是“不会有任何动物驻足”。但是这样的草坪明显不是“正常”的草坪,单一、单调,已经失去了“自然”的特色。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对自然横加干涉,从而改变自然环境
……
2023届无锡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作文“万物皆有惯性”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万物皆有惯性,万事也可以说皆有惯性。惯性本是物理概念,它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物体的质量大,惯性就大;物体的质量小,惯性就小。惯性永不消失,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却不能改变惯性;物体的质量不发生改变,惯性就不会改变,要改变惯性,就必须改变物体本身。如今,惯性又被用以表示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思维方式……
以上材料能给人以一定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隐性寓意概念
(一)逆推前准备:
1、万物皆有惯性,万事也可以说皆有惯性。
这句话是从普遍性的角度进行说明,万物的惯性侧重事物说明,推广到万事也皆有惯性则侧重事理说明,逐渐转向议论。
2、惯性本是物理概念,它是物体的一种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