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检测练习
- 资源简介:
约6970字。
9.3《声声慢(寻寻觅觅)》检测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如何抒情的?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陵:与下文的“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宋有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的习俗,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这首词的首句三个“深”字连用,试分析其作用。
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两首咏物诗除了托物言志外,各自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阅读李清照的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