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同步练习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30 11:44: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110字。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6.2《六国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可专以罪秦也 罪:归罪
  B.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纾:解除
  C.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视:看待
  D.彼岂不逆知夫纵约之不可保哉 逆:预料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                                其孰能讥之乎
  C.张喙而恐喝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焉独存,虽王可也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思厥先祖父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⑦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③④ B.①⑦ C.②⑤ D.①⑥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使六国各爱其人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里将“论”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政论即“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六国论》。
  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诸侯有自己的封地,面积大小一样,必须服从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
  C.“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始见于春秋时期,不同朝代称谓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郡,汉增加郡的数量,隋唐废郡设州,明清称府。
  D.“六国”指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因为都在崤山以东,也被称为“山东”六国。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故事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刘邦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叙事波澜横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
  B.《谏太宗十思疏》魏征从树木、流水常见现象入手,以类比推出要“国治”必须“德厚”,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善始善终。
  C.《促织》成名一家因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D.《六国论》作者在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分论点时,主要运用了事例、引用、假设等论证方法,对韩、魏、楚三国贿赂秦国的弊端进行论述。
  二、默写
  7.默写。
  (1)苏洵《六国论》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