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同步练习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6/21 10:10: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30字。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始于唐,兴于宋,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载体”。究其因,千百年来,不仅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在文明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
  今天,我们走进书院,不只是重温其昔日荣光,也不只是向先贤致敬,而是感受氤氲其中的文化气质,聆听弦歌不辍的历史跫音,挖掘意蕴深刻的时代价值。这不是简单的回望,而是具有深意的梳理;也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巡视,而是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
  走进书院,有益于增进文化认同。书院曾是高等学府与图书馆的象征,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文化与学术的标志。走进书院,能真正懂得书院所体现出的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以及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文化精神的灵魂所在。
  ( )。当我们走进书院,深情抚摸书院文化,会油然而生自豪之情,从浩如烟海的卷帙中发现丰富的文化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先贤思想中赞叹我国人才辈出。文化自信从何处来?不是来自抽象的宣教,也不是来自盲目的自大,而是来自肥沃的文化土壤、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容。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走进书院,有益于感受文化底蕴
  B.当我们走进书院,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
  C.走进书院,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
  D.当我们走进书院,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阅读《读书:目的和前提》,完成4~6题。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修养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B.为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C.对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人感到满足和幸福。
  D.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这是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B.第二段末尾部分“不是……倒是……”和“不是……而是……”都是对举,从而使得前后句形成鲜明对比,论证更充分而又更具说服力。
  C.“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句论证的是“阅读之路有千万条”。
  D.第四段“有的人……还有人……”论证的中心是“问题不在于数量”。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并不是真正的修养的目的。
  B.读书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是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这是其唯一目的。
  C.因为作品有名,但并不了解它,就要强迫自己去阅读。
  D.个性或人格是教养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教养便落了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①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