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6/26 21:13: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570字。

  2023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1至8页,答题卡1至4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3.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题卷
  一、寻汉字之美(6分)
  阅读“家在临沂”主题片片头解说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沂,古称启阳、开阳、琅琊、沂州,因______临沂河而得名临沂。
  临沂,是一座山水之城。八百里蒙山巍巍,五千年沂河汤汤。苍马山两峰叠翠,文峰山神峰积雪。三河交汇,沂水拖蓝;八水绕城,波光敞滟。山城相依,人水相亲。
  临沂,是一座英雄之城。沂蒙红嫂用乳汁救八路军伤员,沂蒙六姐妹日烙煎饼八百斤。独轮车车流滚滚,担架队(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支前故事,妇______皆知;炽热之心感天动地。临沂,成了沂蒙精神之源。
  临沂,是一座活力之城。临沂人(汲取/获取)红色营养,追求绿色发展。沂蒙精神(哺育/养育)了临沂人,也赋______了临沂人新的使命。商贸通四海,货物流八方,新时代的临沂人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前行。
  1. 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烙(luò) 煎饼  炽(chì)热 B. 烙(lào)煎饼  炽(zhì)热
  C. 烙(luò) 煎饼  炽(zhì)热 D. 烙(lào)煎饼  炽(chì)热
  2. 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濒 儒 与 B. 濒 孺 予 C. 滨 儒 予 D. 滨 孺 与
  3. 文中括号内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浩荡荡  汲取  哺育 B. 浩浩荡荡  获取、养育
  C. 轰轰烈烈  获取  养育 D. 轰轰烈烈  汲取  哺育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烙煎饼(lào):烙制糊状的高粱、小麦等在鏊子上烙熟的饼;
  炽热(chì):非常热。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濒临:紧靠,临近;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赋予: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选用。
  轰轰烈烈:形容事业 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结合“独轮车车流滚滚,担架队(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支前故事”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担架队的人流支前的声势浩大,故应选用“浩浩荡荡”;
  汲取:吸取;吸收。获取:获得;猎取。结合“临沂人(汲取/获取)红色营养,追求绿色发展”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临沂人吸收红色营养,故应选用“汲取”;
  哺育:供给食品、滋养品和保健品,特指父母喂养后代的一种行为状态;亦指通过教育培养。养育:抚养教育。结合“沂蒙精神(哺育/养育)了临沂人”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沂蒙精神滋养了临沂人,故应选填“哺育”;
  故选A。
  二、探自强之道(24分)
  琅琊中学九年级一班举行“君子自强不息”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24分)
  活动一:识??君子自强第
  4. 小文同学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整理了一组诗文名句及其作者出处,请在横线处补写相应内容。
  诗文名句 作者出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虽有嘉肴》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7)刘禹锡《__________》(其一)
  (4)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5)天大寒,砚冰坚,__________,弗之怠。 (8)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6)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答案】    ①. 知不足    ②. 然后能自反也    ③.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 秋词    ⑥.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⑦. 手指不可屈伸    ⑧. 宋濂    ⑨. 山入潼关不解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诗篇名、作者及名句。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