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过关检测试题1
- 资源简介:
约13500字。
10.1《劝学》过关检测
一、非选择类
1.“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6)蟹六跪而二螯( )
二、语言表达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画横线的句子排序。
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①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②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才吗?③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④人不好学,要想成才又从何说起呢?⑤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一个人的生命却有限。
三、小阅读-课内
3.下列有关《劝学》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
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
C.《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
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