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同步练习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上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0/19 11:53: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80字。

  《无衣》同步练习
  课文总结
  一、关于《诗经》
  课文总结
  一、关于《诗经》
  《诗经》三名:原名《诗》,又名《诗三百》,到汉代始成为《诗经》,为《五经》之首。“子曰诗云”的含义是:孔子说,《诗经》上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总集即多人之集,因《诗经》篇目大部分是民歌,故非一人一时之作,是为总集。《楚辞》也是一本总集,它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与“总集”相对的是“别集”,即一个人的专辑,如《陶渊明集》《稼轩长短句》(辛弃疾的词集)。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305篇是经过孔子删编而成的,孔子高度评价《诗经》,并把它作为教学课程。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思想纯正)
  《诗经》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风雅颂。“风”又叫“国风”,就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的主体和精华部分。“雅”分为“大雅”“小雅”,多为贵族宴饮之歌。“颂”为宗庙祭祀之歌。
  《诗经》开创了许多艺术手法。
  (1)赋比兴手法:
  “赋”即直接叙事,如《氓》第一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课内外练习
  一、课内巩固
  1.对诗篇语句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A.全诗三章,全以“岂曰无衣?”落笔,在反复咏唱中强化了反诘的语气和语意,催人奋进。
  B.“同袍” “同泽” “同裳”,征战中的“三同”,揭示将士们互助团结、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C.“王于兴师”——秦王要发兵了。为王而战,就是为国而战,古代人国家观念不强烈,为君就是为国。
  D.“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要上前线了,才搞战备,说明秦人平素军事观念淡薄。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衣》是秦国的军中歌谣。从诗的意境看,将士们一边行军一边歌唱,显示出这是一支威武雄壮之师。
  B.诗中描写的这支军队虽说生活条件不好,但大家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同仇敌忾,互助团结,抗击西戎。
  C.这是一首出征三部曲。诗中的“同仇”、“偕作”、“偕行”,充分表现了秦军的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奠定了诗篇慷慨高亢的基调。
  D.《无衣》是一首赋体诗。赋,就是铺陈。它在一咏三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