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练习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0/29 20:21: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230字。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B.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外貌描写)
  C.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动作描写)
  D.我想:她一定是梨花。(语言描写)
  2.对下列《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描写)
  B.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记叙)
  C.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抒情)
  D.他说:“好,就这样。”(描写)
  3.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用作动词,     。
  (2)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3)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4)不蔓不枝
  名词用作动词,     。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5.《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6.【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③陶后鲜有闻     
  ④待到山花烂漫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4)【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和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