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插秧歌》同步练习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1/17 8:05: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210字。

  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课后习题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6 芣 苢--插秧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芣苢(fú) 芝罘(fú) 薄言(bó) 账簿(báo)
  B.掇拾(duō) 点缀(zhuì) 捋之(luō) 一绺(liǔ)
  C.袺之(jié) 诘屈(jí) 拔秧(bá) 点拨(bō)
  D.兜鍪(móu) 鏖战(áo) 半霎(shà) 刹那(chà)
  2、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唤渠朝餐歇半霎(他) B.秧根未牢莳未匝(绕一圈)
  C.采采芣苢(茂盛的样子) D.薄言捋之(助词,无实义)
  3、下列选项中,关于两首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全诗三章十二句,却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这种看似单调的重叠,恰恰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B.《芣苢》中六个动词的变化,既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人们劳作时的欢欣和热情。
  C.《插秧歌》中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斗。
  D.《插秧歌》的五、六两句写家人让他歇那么一小会儿,他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
  4、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作品。本称《诗》,据传是孔子撰写,汉代将它奉为经典,故称《诗经》,共305首。
  B.《诗经》中的“雅”多是贵族祭祀的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则是宗庙祭祀的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的价值。
  C.《诗经》中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内容对《诗经》进行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D.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语言表达
  除了《芣苢》与《插秧歌》,描写古人劳作场景的诗歌还有不少,请说出以下两首诗歌各自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劳动图景。
  5、《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洗,浸泡)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纻(苎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东门之池,可以沤菅(菅草)。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劳动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宋代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劳动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诗经》中五百年风物流转,天光云影,我们在其中看到了一种诵读有韵、赓续至今仍富活力的诗体___________。我们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