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同步练习33
- 资源简介:
约6420字。
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对《琵琶行并序》中的诗句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梅同学,你实在是太害羞了,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可真难,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B.昨天,刚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道:“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老同学们,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望这段时光,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流泪,“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在冬奥会的现场,当轮到中国选手出场的时候,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2.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曲中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C.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像陶渊明高呼“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那样,发出“ , ”的激越之音。
(2)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在《登高》中,表现诗人历尽艰难,白发长满了双鬓,却因病不能求醉的两句是“ , ”。
(3)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写自己听了琵琶女的演奏与诉说后十分感慨,认为既然和琵琶女“ ”,又何必是曾经相见相识;末句“ ”最能体现诗人的真情。
三、小阅读-课内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音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夸张的修辞。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口:“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