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怀古诗对比阅读试题专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3 8:05:5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30字。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怀古诗对比阅读试题专练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金陵怀古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宋•王安石
  霸祖③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黍离麦秀④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注释:
  ①冶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
  ②清道光《金陵览胜诗考》载:“征虏亭,征虏将军谢安尝止此,故名。”
  ③霸祖: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
  ④黍离麦秀:“黍离”,《诗经》篇名,旧说为东周大夫行经西周故都,见宗庙宫室尽为禾黍,因眷怀故国而作。“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首诗都是咏史诗,诗人将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
  B.两首诗只是点出金陵的名胜古迹,写得高度概括,而对自然之景的描写则着墨较多,从景语中巧妙地道出盛衰对比。
  C.两首诗都含蓄地借《玉树后庭花》曲尚在流行这一音乐现象,暗示当朝统治者并未吸取历史教训,可谓意味深长。
  D.两首诗吊古伤今。刘诗触景生情,表达物是人非之感和对当前国事的忧愤,情感悲怆;王诗认为国家的兴衰自有其规律,有无能为力之感,情感显得相对冷峻。
  16.刘禹锡和王安石都以议论入诗阐发道理,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他们阐发的道理的异同。(6分)
  答案
  15.【B】王安石的诗重在叙述人事,没有自然之景的描写。
  16.同:二人都认为统治者的人事决定国家的兴废(1分)。从“兴废由人事”,“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可看出(1分)
  异:刘诗以“山川空地形”句(1分),强调险要的山川形势并不能为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保障的道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1分);王诗“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两句和“黍离麦秀从来事”(任选一处给1分)强调统治者成功后的奢华和逸乐会导致祸患,以及国家的兴衰自有其规律的道理。(任何一方面即给1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姑苏怀古
  (唐)许浑
  宫馆余基①倚棹过②,黍苗③无限独悲歌。
  荒台麇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注】①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②倚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③黍苗:禾黍④忠臣:指伍子胥。
  姑苏怀古
  (宋)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