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指南:古代诗文阅学案
- 资源简介:
约5790字。
2024届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指南
第四章 古代诗文阅
文言句式
一、有标志型
1.“......者,......也”: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判断或解说。翻译时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例: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
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2.“......者......”: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不用“也”。
例: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也”:在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在句末只用“也”收尾,表示判断。主语的后面,或有停顿(逗号标点),或无停顿(不加标点)。
例: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
例: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
5.“......为......”:用动词“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译为“是”。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6.“......是......”:用动词“是”表示判断。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7.“乃、必、本、亦、即、诚、皆、则”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例:①死生亦大矣。(《兰亭集序》)
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二、无标志型
即没有任何判断词或语气词来标示判断,主要通过上下文的语意直接进行判断。翻译时需要先补充省略的判断词,而后进行翻译。
例:①燕王(是)吾所立。(《五代史伶官传序》)
②秦,(是)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