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10920字。
潮阳一中2005-2006年度高二级第二学段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四道大题,19小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试室号、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40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共四组,每组只选答1小题,共可选答4小题。8分)
①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
(1) (王昌龄《从军行》)
②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画栋朝飞南浦云, 。闲云潭影日悠悠, 。
(2) (王勃《滕王阁诗》)
④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 。
(白居易《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⑤为将之道,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
(3) ( 苏洵《心术》)
⑥江流有声, ?山高月小, ?
(苏轼《后赤壁赋》)
⑦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
(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⑧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司马迁《报任安书》)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2~3题。(9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襄水,古属楚国。
2、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4分)
3、诗的颈、颔联是如何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作简要赏析。(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4~5题。(9分)
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苟其人之恶,则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而善人喜见于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
(选自《寄欧阳舍人书》)
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所以: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