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梁山初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7660字。
梁山初中教育集团2021级2024年春语文中期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任务。
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博大精微。
②文以“留史”,文化是过去的“对话框(kāng)”,是城市的灵魂。既记录着历史,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骆驼祥子》,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北平底层人物群像。将北京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于底层人民的行为方式和命运走向中。这是旧时代的缩影。
③文以“接力”,顽强拼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听憾天动地的川江号子,巴渝纤夫们乘千年木船,劈荆 (jīn)斩浪。在崇山峻岭间,“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谱写了一曲不屑置辩的生命之歌。
④文以“载道”,积淀着人们的智慧,濡养心灵。读孟子,感受儒家理想人格之美。君子的德性光辉是对儒家理想人格坚贞不俞的追求。是“舍生取义”的凛然气节,也是“居安思危”的非凡智慧。
⑤A.我们应用心感受传统文化的坚硬与柔软。B.它是经得起烈火灼烧,千锤百炼的龙的脊柱。它是照亮世界、温暖人心的长明灯。C.那些文化记忆,带给人们家的归属感。D.让我们在薪火相传中,让文化展现当代价值、融入现代生活,绽放中华文化的盎然春意。
【任务一】识字辨词
1. 改正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
字音修改 字形修改
(1)对话框(kuāng)_____________
(2)劈荆(jīn)斩浪 ______________ (3)憾天动地_______________
(4)坚贞不俞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精微 B. 栩栩如生 C. 不屑置辩 D. 濡养
【任务二】辨别病句
3. 选出第⑤段画线句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A B. B C. C D. D
【任务三】创意表达
4. 表达情感时,可以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设喻,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形象动人。请你参照示例,用连续的比喻(至少三个)来表达某一种情感,句式不限。
示例:那萦绕在我心头的愁绪,如遍地的衰草,无边无际;似满城翻飞的柳絮,触目皆是;像梅子黄时的细雨,绵绵不绝。
【答案】1. ①. kuàng ②. jīng ③. 撼 ④. 渝 2. C 3. D
4. 示例:那愁绪如东去的江水,不可遏制;像春天的青草到处蔓延,无法停止;又如天降倾盆大雨,难以收回。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对话框(duì huà kuàng):为图形使用者介面中的一种特别视窗,由系统或应用程序输出在萤幕上,用以要求使用者回应。 对话框(kuāng)——(kuàng)
② 披荆斩浪(pī jīng zhǎn làng):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清除障碍,艰苦奋斗。劈荆(jīn)斩浪——(jīng)
③憾天动地——撼天动地 撼天动地:撼:摇动。连天地都摇动了。形容声势大,力量强。
④坚贞不俞——坚贞不渝 坚贞不渝:坚守节操,决不改变。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精微:精深微妙。用在这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符合语境;
B.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样子。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用在这里体现了《骆驼祥子》这部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非常传神,符合语境;
C.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多含贬义。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谱写了一曲真正的生命之歌,此处应该用“不容置疑”;
D.濡养:养育,培养。用在这里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培养人的心灵的作用,符合语境;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D 语序不当,应该将“展现当代价值”与“融入现代生活”互换位置;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语句。按照题干要求,用连续的比喻(至少三个)来表达某一种情感,设喻合理即可。
例如:那突如其来的快乐,如久违的阳光,温暖惬意;似含苞待放的鲜花,赏心悦目;像沙漠中的清泉,滋润心田。
5.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和《西游记》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下面是一首以孙悟空故事为题材的七言绝句,请在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所填内容在格律上不作要求)。
_______好自称孤[注],说甚齐天堕恶途。无端压入_______,尽日唐僧咒紧箍。
[注]称孤:古代君王自称为孤,诗中指石猴称美猴王一事。
(2)下面哪个主题可以与《红星照耀中国》相匹配?请你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A.见字如面,纸短情长 B.拨云见日,真实报道 C.尊重生命,别开生面
【答案】(1) ①. 水帘洞(花果山) ②. 如来掌(五行山)
(2)示例:选B,“拨云见日”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真实报道”表明此书是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中国共产党的谣言,是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红区真实情况的客观报道,它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