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27 7:36:0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30字。
获得教养的途径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李兆兵
设计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一改传统的主要由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演讲式”、“超市式”(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抢答式”和“互动式”等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在呈现方式上建议采用“问题探讨”式。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课前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共十二个学习小组),以前后相邻的四个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以便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每三个学习小组组成一个学习大组(也就是行政组),便于课堂上学习大组积分。对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大组进行加分,并用小记分板进行记录,增强了课堂的竞赛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问题探讨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掌握文本中狭隘、给予、沉溺等词语,理解阅读经典的作用。
2.鼓励学生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合作探讨,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其理性思维,提高其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探讨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把握基础,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课文的中心意思。
2.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讨来领悟课文中蕴含丰富的语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要求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完成《自助学习讲义》;
2.请同学们借助各种书本资料或网络资源,认真搜集作者的有关信息,通过自学初步把握课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演讲。
2.(师)是的,我们正值青春,意气风发,激情澎湃;我们属于青春,情感丰富,充满理想;我们面对青春,敢以挑战者姿态迎接一切,能理性地追问生命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努力从蒙昧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有教养的人。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获得教养,能提高生存质量,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
二、巧妙解题,专题概述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中第一板块的内容――“求学之道”,重点探讨了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和同学们一起回答)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板块“经典的力量”中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共同来探讨: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是什么?(板书课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三、师生讨论,确立目标
大家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我想让同学们自己来确定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当然我们每个学习小组可以讨论交流。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确立以下三个学习目标:(提示:从简单、容易完成的目标开始。学生确定目标,老师在黑板左方板书学习目标。)
1.本文中出现的重要的音、形、义及作家作品;
2.梳理本文的结构内容;
  3.问题探讨,理解文章主旨。              
四、展示字词,了解作者
1.大家认为在以上的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