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估七年级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350字。
邓州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评估七年级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全面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到云南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警报dié【A】起、极度艰苦的环境中为国育才。山水为屏嶂,小城建校舍,名师聚一堂,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从西南联大先后走出了8位“两弹一星”功xūn【B】奖章获得者、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5位院士、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大批卓越人才,他们成为了新中国建设事业的栋梁之材。
联大学子还走出书斋,直接参与了抗日战争与反独裁斗争。在日寇侵华、民族危亡之际,一大批联大学子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力挽狂澜,用生命谱写激情澎湃的诗篇。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zhuō bài B. zhuó bài C. zhuō pài D. zhuó pài
(2)根据语境,写出语段中A、B两处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A__________ B________
【答案】(1)D(2) ①. 迭 ②. 勋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字音。
卓越:zhuó yuè,意思是杰出的;超出一般的。
澎湃:péng pài,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或指声势、气势等浩大雄伟,引申为冲击。
故选D。
小问2】
本题考查字形。
迭起:dié qǐ,多次出现;一次接着一次地发生。
功勋:gōng xūn,指功绩,尤指对国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
2.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 ①②③⑤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②④⑤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这里的首句和结句为①④。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一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即儒家经典,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论语》。
B. 《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杨绛、李森祥,都分别刻画了特色鲜明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玉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D. 刑天“执干戚而舞”,其中,“戚”是古兵器名,斧的一种;“干”是盾牌。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知识。
A.《论语》不属于“五经”,应改为《春秋》;
故选A。
4. 古诗文默写。
读诗词,感受古人情怀。同是淡泊,王维《竹里馆》明月相伴诗中有画,“(1)________,_______。”;同是家园情怀,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2)_________,_______。”写出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岑参《逢入京使》“(3)______,_______。”中一个“报”字,抒写自己复杂的心绪。而韩愈《晚春》一诗一反伤春常情,“(4)_______,________。”两句,揶揄中有着更深层次的赞许。
【答案】 ①. 深林人不知 ②. 明月来相照 ③.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④.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⑥.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⑦.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⑧. 惟解漫天作雪飞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闻、逢、凭、榆荚、惟、漫”等字词容易写错。
名著阅读。(4分)
5. 泰戈尔曾说:“一个人在世界上受到重视和轻视,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