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明德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460字。
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23-24学年第二学期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2分)
1. 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嗥鸣(háo) 哺育(pǔ) 和蔼可亲 锋芒必露
B. 殷红(yīn) 愧怍(zuò) 万丈狂澜 鞠躬尽萃
C. 校对(jiào) 亘古(gèng) 契而不舍 潜心贯注
D. 污秽(huì) 诘问(jié) 一泻万丈 妇孺皆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哺育(pǔ)——bǔ,锋芒必露——锋芒毕露;
B.殷红(yīn)——yān,鞠躬尽萃——鞠躬尽瘁;
C 亘古(gèng)——gèn,契而不舍——锲而不舍;
故选D。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家喻户晓的袁隆平为了追求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他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世人能看到他的荣誉,也能感受到他的工匠精神,但成就这份工匠精神背后的付出却是微不足道的——爬田埂、蹚泥水,风里来,雨里去。以稻秆为笔,以稻穗为字,在岗位上沥尽心血,硕果累累,他用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
A. 家喻户晓 B. 可歌可泣 C. 微不足道 D. 沥尽心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句中形容袁隆平的知名度,恰当;
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常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恰当;
C.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句子中形容工匠精神背后的付出,词意不符合句子表达意思;
D. 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形容袁隆平的付出,恰当;
故选C。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B.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C.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是普通的花草树木,随使地种在盆子里的,例如菊、月季、杜鹃等等,只能称为盆植。
②如果是盆栽,那就要树干苍老,枝条经过整理,形成了美的姿态,方才合格。
③一般人对于种在盆子里的花草树木,统称为盆景,其实是有分别的。
④此外还有水石,以石为主体,或横峰,或竖峰,用水盘盛了水来供着,也要点缀几件小玩意。
⑤至于盆景,那么除了将树木作为主体外,还要配以拳石或石笋,和屋、亭、桥、船、塔与人物等等。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⑤③②④ C. ③②⑤④① D. ③①②⑤④
5.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舟给好友打电话说:“明天是端午节,我们一起吃粽子、看龙舟比赛、喝雄黄酒、挂香袋吧!”
B. 陈舟在中秋节这一天和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
C. “露从今夜白”中的“露”就是白露这个节气。
D. 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6. 古诗文填空
诗中自有恬淡的隐士,“①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与月为伴,感受自然的美好与隐居生活的诗意。诗中亦多惜时的智者,“草树知春不久归,②_______”(韩愈《晚春》),似那暮春的草树,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诗中还有颠沛的游子,“③_______,④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