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550字。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共17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9分)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它犹如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天山南麓。眼下,湖中8万余亩野生睡莲竞相绽放,那色彩斑蓝的睡莲如漫天繁星点辍在碧蓝的湖面上,与起伏的沙丘、连片的芦苇、游弋的水鸟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花在水上开、鸟在莲间戏的生态图卷,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观赏拍摄。
来自各地的游客乘坐画舫悠闲地在湖中穿行,欣赏着脚边各色的睡莲,聆听着芦苇丛中传来的各类鸟儿的歌声,远眺连绵的群山和沙漠。看着这样如诗如画的景色,没有人会心不在焉,那些令人昼夜难眠的烦恼在此刻都显得( ),整个人都感到如释重复了。
近年来,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生睡莲的长势连年向好,睡莲绽放时节场面壮观,犹如一片水上花海。
1.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3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镶嵌(xiāng) B.拍摄(shè) C.悠闲(yōu) D.昼夜(zòu)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斑蓝 B.点辍 C.心不在焉 D.如释重复
4.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微不足道 B.不可捉摸 C.不以为然 D.鲜为人知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颂,这个故事的源头是北朝民歌《木兰诗》。
B.叶圣陶,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C.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D.茨威格,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等。
6.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每空1分,共6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出处
雄心壮志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哲理之思 (2)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3)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杨万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家国情怀 (4)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草木之趣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6)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二、活动(共13分)
【活动一】“语”林漫步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内容。(30字以内)(2分)
自汉代开始,新疆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2002年,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老开屏墓地出土的黄地菱格龙璧纹锦就是最好的诠释,它直接证实了西域与中原之间在物质文化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交往交流。
作为丝绸大家族中的一员,锦在汉代工艺技术就已非常成熟。丝绸之路开通后,色彩绚丽、工艺精美的织锦通过丝绸之路来到西域,在这里广受欢迎,丰富了西域服饰文化,也体现了西域各部族对中原文化的向往与认同。.黄地菱格龙璧纹锦上飞龙的形象,表明在汉晋时期,龙已经是当时社会生活中流传相当广泛的一种文化意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月27日开幕的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上,“新疆旅游”标志(见右下)精彩亮相。下列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新疆旅游”标志整体线条灵动飘逸,像随风飘起的艾德莱斯绸,又好似一面舞动的旗帜。标志由蓝色、绿色、红色和黄色构成,___________。
①标志的主体造型创意来源于“疆”字。
②再通过篆书印章的形式表达传承与创新。
③组合采用“新疆是个好地方”及“XI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