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阶段性测试(一)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上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4 5:48: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060字。

  阶段性测试(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选(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取材于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斯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
  1.对材料一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西方汉学家是早期中国典籍英译这一领域的主力。
  B.西方汉学家缺少中国合作者则无法完成典籍翻译。
  C.译作的缺失让西方学习者无法触及中华文化内核。
  D.较之其他版本,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更加精准。
  【解析】 B项,“缺少中国合作者则无法完成典籍翻译”错误,原文为“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选项曲解文意。C项,“译作的缺失让……”错误,材料一中说是因为“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的几种特点让“西方学习者无法触及中华文化内核”。D项,“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更加精准”,文中没有进行比较,选项于文依据。
  2.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霍克斯的译本大体忠实原作,有时他会用省译的方法来迎合读者。
  B.杨宪益的译本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紧紧贴合汉语文化观念。
  C.霍克斯的译本翻译立场方面超越原作字面意义,增强了思想深度。
  D.杨宪益的译本在语言方面,具有语义浑圆性和语法意合性等特点。
  3.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典籍英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西交流,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
  B.中国翻译界急需增加典籍翻译数量,提高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就翻译的技术性问题,有着细致的讨论。
  D.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与该书的翻译立场和翻译策略有关。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指出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
  B.材料二使用了“临摹”这一概念,其意在强调杨译本对于《红楼梦》的绝对忠实。
  C.材料三的作者更加关注两种译本在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方面的差异性等问题。
  D.材料三认为霍译本出于完成了文化观念的转换,由此才得以成功重构《石头记》。
  5.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洋铁桶的故事(节选)
  柯 蓝
  写在前面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是我刚刚开始向民间文艺、向古典文学学习的时候,也正是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在党的方针指导下,培养下,初入陕北农村,学习通俗文学作品的时候。
  《洋铁桶的故事》是一个反映在八路军领导下的解放区军民抗战的故事,它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敌人残暴、民兵打游击埋地雷,以及抗日政权和锄奸方面的许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