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18
- 资源简介:
约7160字。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类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大学之道 B.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治之于未乱
C.先治其国/其“恕”乎 D.仁以为己任/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文胜质则史 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C.不贵难得之货 D.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3.下列对语段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节选自《兼爱》)
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与“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
B.“焉能治之”中“焉”的含义,与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焉”字含义不同。
C.“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中“攻”的含义,与成语“以毒攻毒”的“攻”字含义不同。
D.“治乱者何独不然”与“若火之始然”(《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然”字含义不同。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捷) 其文约,其辞微(微小)
B.君子喻于义(知晓,明白)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忍受)
C.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
D.天下归仁焉(归顺)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鼓励)
二、情景默写
5.默写名句。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
(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 , ”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
(3)《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身修而后家齐, , 。
三、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礼”被重新解释为“仁”、“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样,“乐”【甲】也被重新作了一系列实践理性的规定和解释,使它从原始巫术歌舞中解放出来:“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在这里,艺术已不是外在的仪节形式,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