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5640字。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1)浴乎沂,______,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阿房宫赋》中,作者指出秦王朝如果爱惜六国百姓,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答案】 ①. 风乎舞雩 ②.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③.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④.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⑤.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雩”“赂”“事”等。
2. 按要求选择。
(1)有评论家指出:《红楼梦》的含蓄风格,反映在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以下不能表现其含蓄风格的一项是( )
A.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B. 《红楼梦》原来的书名为《石头记》。
C. 贾宝玉、甄士隐、四春姐妹等人名皆有隐喻。
D. 湘云喝醉酒后,沉酣于芍药花丛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要发现社会矛盾,反映社会问题。
B.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都是优秀的论辩文,前者峻切坚定,后者循循善劝。
C. 《阿房宫赋》《六国论》均为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
D. 只有多采用铺陈、夸张的写作手法,才能达到理足气盛的表达效果。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能力。
A.《红楼梦》的作者自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以自己的辛酸和预感到的悲剧命运为这部书抹上了一层哀婉凄美的色彩,具有含蓄的风格。
B.《红楼梦》原来的书名为《石头记》,“石头”有坚硬顽固、难以改变之意,用“石头”来象征顽固的封建统治者,象征顽固的封建社会,含蓄蕴藉。
C.贾宝玉、甄士隐、四春姐妹等人名皆有隐喻,如“贾”谐音“假”,“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四春”谐音“原应叹息”,这些名字或谐音,或隐喻,含蓄蕴藉。
D.湘云喝醉酒后,沉酣于芍药花丛中,表现湘云的娇憨可爱,不是含蓄风格。
故选D。
二、阅读(70分)
(一)(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我写了许多信,还没有郑重其事地谈到人生问题,这是一则因为这个问题实在谈滥了,一则也因为我看这个问题并不如一般人看得那样重要。在这最后一封信里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滥题来讨论,并不是要说出什么一番大道理,不过把我自己平时几种对于人生的态度随便拿来做一次谈料。
②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