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2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上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30 8:05: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30字。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_______________
  (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_______________
  (3)非恶其声而然_______________
  (4)无辞让之心_______________
  (5)仁之端也_______________
  (6)自贼者也_______________
  (7)泉之始达_______________
  (8)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行: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_____________
  ②途中两狼,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
  ③《琵琶行》_____________
  (2)运:①治天下可运之掌上_____________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_____
  (3)要:①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_____________
  ②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______
  ③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_____________
  (4)让:①无辞让之心_____________
  ②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_____
  ③是以太山不让土壤_____________
  (5)端:①仁之端也_____________
  ②东坡右手执卷端_____________
  ③其人视端容寂_____________
  ④如会同,端章甫_____________
  (6)达:①泉之始达_____________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_____
  ③词不达意_____________
  (7)若:①若火之始然_____________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_____________
  ③若入前为寿_____________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_____________
  ⑤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__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_________同_________,意思:_________
  (2)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_________同_________,意思:_________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具有同情心,所以施行仁政。而一旦施行仁政,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理好。
  B.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恻隐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C.这一章是孟子“性善论”的精髓。孟子认为,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由此可见人人都具有恻隐之心,人性本是善良的。
  D.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为“四心”。而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