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案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5 21:33:5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50字
致橡树
舒婷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中国当代诗不同的风格特点。 
 2、理解诗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感情。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意象的意义和象征作用。 
 2、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教学设计: 
 1、抓住诵读; 
 2、以意象为突破口,反复涵咏。 
学法指导: 
 抓住意象,反复诵读,体会诗歌中思想情感的表达特点。 
教具使用:常规教具。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爱情是人生当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美丽的词汇。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可是这些不朽的爱情故事,往往以女性的悲剧而告终。难道女性只能充当爱情的牺牲品吗?难道女性一直要充当这一角色吗?这个问题,一直引起人们的深深思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它的美好,表现自己的爱情观。“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作比翼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其中精彩的两笔。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 一位不平凡的女性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倾听她的爱情宣言─《致橡树》吧。
 二、简介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写有许多著名的朦胧诗,如《四月的黄昏》《这也是一切》《呵,母亲》《思念》《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也许》等。其中《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新诗二等奖,《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致橡树》写于1977年,发表在1979年第四期《诗刊》上,它是诗人的成名作,也是她爱情诗的代表作。
 三、关于“朦胧派”
7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的诗人以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引起了诗坛的瞩目。他们大胆开拓诗歌的艺术领域,用非传统的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他们强调诗人主观的感觉世界,大量采用虚写法,使诗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求诗的内在旋律;他们的一些诗作选择奇特的形象,打破时空秩序,捕捉瞬间感受,运用跳跃性的结构,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人们读起来不再过去那样明晰易懂。这种诗被称为“朦胧诗”,并在诗歌界引起争论。朦胧诗的产生,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也是外来诗歌影响的结果。舒婷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朦胧诗作者。“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