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同步练习40
- 资源简介:
约10520字。
5.2《边城(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他们真知道当前农村是什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有什么,他们必也愿意从这本书上同时还知道点世界一小角隅的农村与军人。我所写到的世界,即或在他们全然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然而他们的宽容,他们向一本书去求取安慰与知识的热忱,却一定使他们能够把这本书很从容读下去的。我并不即此而止,还预备给他们一种对照的机会,将在另外一个作品里,来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朴质、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他们受横征暴敛以及鸦片烟的毒害,变成了如何穷困与懒惰!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
(摘编自沈从文《边城》题记)
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文学作品的措辞或委婉或坚决,往往表示不同的态度,传达不同的意图。请据此分析文中的“一定”与“也许”。
3.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活下去”“怎样活下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的地球是那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B.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
C.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甚至有学者断言这“不可能”。
D.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
二、选择题(新)
4.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沈从文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自称“乡下人”。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边城》,短篇小说《丈夫》《贵生》等。
B.沈从文有“京派作家”之誉,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
C.《边城》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原始的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于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近代文明”污染和破坏的忧虑。
D.《边城》在创作上融合了古典抒情诗画和游记散文的艺术要素,再加上笔调舒缓,语言古朴,遂形成了一种抒情、优美、古雅、忧郁的艺术风格。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情同手足的天保、傩送兄弟两个与翠翠演绎的一段凄婉纯美的爱情故事,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B.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