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2张。
地理: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学案(旧人教版必修上).doc
地理: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测试(旧人教版必修上).doc
地理: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教案(旧人教版必修上).doc
地理: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课件(旧人教版必修上).ppt
温室效应.asx
雾的形成.avi
第二单元 大气
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理解气候因子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对气候形成因子关联性的分析,特别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环境观,努力去实现人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使学生掌握分析不同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特点的方法,了解气候的发展变化
4.运用相关图表分析气候特点及其成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1.气候形成因子
2.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
难点: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
课时:2课时
板书设计
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一、气候形成因子
二、气候类型
1.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2.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三、气候的变化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讲授】
1.天气和气候
(1)天气和气候概念的比较:
初中 高中
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时刻在变化; 某一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物理状况
气候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2)以下几句话说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昆明四季如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在未来的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8℃。
2.太阳辐射——气候形成的最基本因子
【投影】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
提问: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有何规律?为什么?
回答:随纬度增高而递减,太阳辐射能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小结: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3.地表状况——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读表2.3,思考:海洋与陆地在气温上存在怎样的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
读表2.4,思考:山地与附近平原在气温上存在怎样的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
小结:下垫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反映在海陆气温对比上相当显著的。
4.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水汽的分布
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调整全球热量、水汽的分布,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5.人类活动——改变某些大气成分,改变地表性质
举例说明:
6.气候因子的整体性
读图2.27,了解气候各因子之间的关联,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联?
【总结】
【巩固】
【布置作业】复习本节
(第二课时)
【复习】
影响气候的因子主要有哪几个?
【引入】
各种气候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各种气候类型各具不同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气候类型。
【讲授】
1.气候类型的分布
读图2.28,初步了解十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大致的分布范围,并注意图中的10个气象站所处的位置。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