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ppt107(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课件共86张,教案约1310字。
1教学目标 评论(0)
知识与技能: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过程与方法:
展示地球仪,认识地球仪上经纬网和日照图的两种基本形式(侧视和俯视图);
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
2学情分析 评论(0)
这部分内容空间感强,高一学生对此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和三维动画,便于学生理解。
3重点难点 评论(0)
教学重点: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地球自转与公转速度特点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周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评论(0)
~(展示)地球仪(侧视) 在学习新课“地球的运动”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初中地理学过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咦,里面的轴斜了,难不成是次品
活动2【活动】展示并提问 评论(0)
~地轴和地表的交点,我们称之为? 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点的线,我们称之为?其形状如何?大小关系如何? 地球仪表面与经线垂直的线,我们称之为?其形状如何?大小关系如何? (承转)我们不仅要看得懂地球仪,也要看得懂平面图。就以大家目前观察的角度举例: (逐步投影) 首先,我们画个圆,来代表地球的轮廓; 其次,过圆心画出地轴,那么,它与地表的交点就是南、北极点,我们分别以S、N来标注;再次,我们添几条连接南北极点的弧线来表示经线,顺便问个问题,目前图上有几条经线?(7条) 最后,我们画出与经线垂直的纬线,当然球面上的垂直在平面上看有些变形了。 师:大家注意下,和地球仪表面的经纬网比较,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展示)地球仪(俯视) (投影)如果换个角度,大家还能看得懂吗? (读图指导)地轴→极点→经线→纬线 师:和地球仪表面的经纬网比较,形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投影)为了像平面坐标那样确定位置,我们也给经纬线标上了编号。接下来,我们了解下经纬度及其分布规律。
活动3【活动】活动 评论(0)
~阅读第一目“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填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异同
~(教师到下面跟踪指导,点拨;随学生回答逐步呈现粗体字)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N逆S顺 轨迹 纬线圈 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 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周期 1个恒星日 1个恒星年 速度 角速度 极点为0,其他各处相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