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高级中学2011届高二学情检测地理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140字。
东海县高级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次学情调查高二地理调研试题
2009/10/19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
2.选择题得分高低决定地理成绩高低——反复打磨选择题。
3.综合题得分要点:书写认真,要①②③分点,不留空格,规定处答题,避免涂改。
4.满分100分。 试题范围:必修三1-3单元和流域的综合治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不同的区域范围和等级可以不同
2.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C.南方民居屋檐窄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3.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地形、气候 B.气候、土壤 C.植被、土壤 D.地形、水文
4.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有关三大经济地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差异是导致东中西部经济差异的主导因素
B.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最快,发展水平最高
C.近年来东西部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D.除了港澳台外,其他沿海省区全部属东部经济地带
6.造成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 )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 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C.气温随纬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 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
7.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水分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C.气温随经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 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
8.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A.区域面积依次增加,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9.云南民俗中有“女儿国”和“君子国”,这“两绝”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A.生活水平低 B.文化素质差 C.交通闭塞 D.开发历史短
10.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全年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C.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寒冷干燥
11.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B.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12.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1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珠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是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14~15题。
14.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1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6.资源型城市兴起于( )
A.采集和狩猎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 D.环境文明阶段
17.四大文明古国产生于( )
①采集和狩猎阶段 ②农业社会阶段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18.促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基数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