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华三高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700字。 高二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它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置上。
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3-5题。
3.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A.都是平原地区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 D.土壤都比较肥沃
4.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5.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
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6一9题。
6.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7.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8.三个地带比较()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9.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D.严重污染型
10.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11.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
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12.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劳动力数量B.政府支持
C.广阔的市场D.便捷的交通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3—14题。
1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溶蚀作用
1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风化作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