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有素材及教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 陈思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以褶皱山、断块山、火山为例,分析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3、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4、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与结构、规模及类型,掌握火山的组成。
5、理解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举例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分布、延伸方向等方面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绘制褶曲示意图,并观察指出地层的年代顺序排列特点、弯曲变形的方向、地貌形态,判断说明背斜和向斜的区别。
4、通过案例分析,举一反三,以加深“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地形的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地壳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寻的、是可以被认识的。 3、通过对山岳的形成原因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问题的分析,体现地理学科对于区域经济建设的贡献,体现学科“魅力”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4、通过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问题的综合分析,养成地理思维的习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火山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具准备
背斜向斜比较、断层等投影片、火山构造动画素材等多媒体素材库
教学方式:
教法方面:
演示法:演示板块、地层的相对运动过程的动画和实物模型,分析内力作用对山岳形成的影响。
读图分析法。利用“六大板块示意图”说明世界主要褶皱山系的成因和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案例分析法。通过 西南地区交通建设的安全,分析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
学法方面:
分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自制模型,演示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的形成,掌握山岳的内外力的成因。
通过教学案例进行自主探究、讨论,分析说明山岳对交通运输所造成的影响。
利用图表法, 判断背斜、向斜构造的区别。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