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6670字。
高考复习《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训练
考点一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强化专练
1.下图中左图为“某地区地形图”,右图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土流失是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 B.该地区不会发生凌汛现象
C.该地区矿产资源较丰富 D.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差
(2)造成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
A.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合理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为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1)B (2)A
考点二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强化专练
2.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我国人口为131 448万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49亿,读“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
A.我国合理环境人口容量大约是16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
(2)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答案 (1)C (2)C
命题视角 人口流动与环境人口容量
(2008·上海地理)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与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案 (1)东部 中部 中部 东北
(2)西部 中部 东部 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
(3)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