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次月考高三文科地理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740字。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次月考
高三文科地理试卷(09112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是在
A.玄武岩分布区 B.石灰岩分布区 C.大理岩分布区 D.花岗岩分布区
2.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示地貌形成相同的是
A.北美五大湖 B.湄公河三角洲 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D.“V”型河谷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回答3-5题。
3、图甲中,同纬度A地的降水量小于B地的降水量,下列关于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A地东北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B地沿岸有暖流流经③A地沿岸有寒流流经④B地多地形雨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④
4、关于图乙中“种麦养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是该农业的主要特征②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区③该农业区的产品主要是本地④该农业区机械化水平很高,规模很大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图乙中城市C在六月份的
太阳升落视运动路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
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6~8题。
6.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7.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方向与下垫面无关
8.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轻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下材料,完成9—10题。
9.读上图表,判定方框I、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10.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有东南流向西北 C.水位A处低于B处 D.不能确定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